锡城快餐店开进高层办公楼 很多问题在纠结

2015-03-25 09:50:53  来源:六和义快餐有限公司

 安徽六和义快餐

高高耸立的大厦里云集大小各色公司,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白领们是怎么解决午饭问题的?近日,记者走访多座大厦,了解到锡城一家快餐经济其实大有可为,但也确实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,解决起来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。
 
锡城最早的高层办公楼
  为“快餐外卖吃饭难”纠结好多年

 
  最近一段时间,中山路时代大厦的白领们经过物业办公室门口时,总会打声招呼询问一声,“食堂”要不要开了?“我们大楼今年已建成21年了,也是无锡市第一幢高层办公大楼。”昨天,当年看着时代中心大厦奠基的物业主任蔡梁升表示,最近他们确实在推进“食堂”重开工作,如果顺利的话,2个月后新的“食堂”就将开业。
 
  蔡梁升在介绍重开“食堂”的种种想法时,和他同一个办公室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正拿着自带的盒饭用餐,并说“吃饭是个头疼事儿”。这并不是矫情,蔡梁升说,除了物业员工外,这幢20多层高的大楼里,各家公司加起来的员工不少于800人,呼啦啦都在午间那个时段集中下楼去周边餐饮店,委实有些“周转不过来”,因此中午去哪里吃饭,这个问题由来已久。
 
  开始是从快餐公司拖来盒饭,好多人都在大楼底下站着吃——问题是遇到风雨天气,吃饭就只能赶紧草草了事;后来有人把盒饭带到办公室吃——菜汤之类泼到地砖上,经常有人滑倒,不安全;再后来,大楼里开“食堂”被提出来,但是,饭菜会引来老鼠,再加上消防安全方面没通过,只能作罢。可是,后来的形势是,“好多公司入驻大楼,都会问,有没有‘食堂’啊?”蔡梁升说,虽然外面的快餐店遍地开花,但是人均消费高,楼里如果自带“食堂”,可以通过减免租金的方式等进行贴补,这笔账细水长流下来还不少,尤其是年轻白领,工作刚起步,收入也不高,对此较为在意;这使得他们迎难而上,终于利用旁边一幢配套用房为白领们提供了加热饭菜、就餐的地方。
 
  “食堂”开办后,物业还贴一点钱,但随着地铁开工建造防陷墙等,环境变差,来吃的人越来越少,“食堂”经营不下去。最近地铁完工,不少人又开始催着恢复“食堂”。于是,他们这次引入一家快餐公司,与之前不同的是,物业已不准备贴钱。蔡梁升说,物业费21年没涨过,人员成本却越来越高,贴不起,就看快餐公司自己的经营能力,能不能吸引住人。
 
 
  快餐店、“食堂”
  已构成一家里的快餐经济

 
  在兴源北路的一座写字楼里,中午“食堂”中用餐的人很多。青菜2.5元一份、肉酿面筋5元一份、韭菜炒蛋5元一份,一共有15个左右的品种。旁边还有面条之类的选择,阳春面3元一份。
 
  一道酸菜鱼,一道小炒,加上饭,总共花了15元,来这里搞装修的油漆工刘师傅吃得心满意足。“我们是干体力的活,饭吃得多,饭能吃到饱为止,随便添。”刘师傅说,有些小快餐店加饭还要添钱,他不高兴去。更重要的是,他觉得是写字楼的内部快餐店,不会吃到地沟油之类,放心。
 
  在大楼里开公司的谢先生表示,当时他到这里来租房子,听说这里有“食堂”,他很在意。在他看来,叫外卖太烦,还要等,冬天有时送过来都不热了。“公司也就几个人,请个阿姨烧饭,人工太贵”,谢先生说,多个人事也多,还要买菜什么的。
 
  同样,在一些公司老板看来,员工众口难调,伙食太好,不一定承受得起;弄得不好,还要落下口舌。在“食堂”里,几个人一起点几道菜,平均花费也就是10元上下,可以拼在一起吃,雨雪等恶劣天气也不用出去,很方便。
 
  无独有偶,凤宾路上有幢写字楼也有一家这样的内部快餐厅。走进去,墙壁上“充100元送10元,充200元送20元”的小幅广告,和大街小巷开设的各类连锁快餐店基本一样。因为工作需要到这里来用餐的张先生表示,东西价廉物美,对他们这种新组建家庭不久的小年轻来说挺受用的。如果这家快餐店开在家门口,他和妻子都可以不用整天为吃饭烦恼了,就来这里。
 
  不过,也并不是所有的写字楼快餐店都火爆,南湖大道边上有幢写字楼引进的快餐店就歇业了。据相关人士表示,菜的质量能否吸引人很关键,如果做不好,吃的人越来越少,陷入恶性循环后,只能关门大吉。
 
  据悉,快餐店的利润一般比较低,只有8%左右,其优点是用餐人数相对稳定。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行特别忙,赚得都是辛苦钱。不过,在如今的市场大环境下,有些做餐饮业的人也会将此当成一种经营方向,总比开着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却整天亏损要好得多。
 
 
  面临环保方面限制
  好事怎么变没麻烦还要努力


 
  写字楼的“快餐店”如今的定义也比较多,有的认为是与外界经营的“快餐店”相似的一种商业行为,有人偏向于一种“内部食堂”。如果定义为商业化操作的“快餐店”,则必须办理营业执照。而如果是“内部食堂”,则无需申请独立的营业执照。
 
  在写字楼开快餐店,还要满足排污等各项环保条件。凤宾路上那家写字楼的管理方表示,“快餐店作为一家配套,对招商引资显然是有利的”,但很多大楼当初只是作为普通商业一家来设计,没有考虑到排污设施等各项条件。像他们的大楼至今仍然无法满足在大楼“炒炒爆爆”的需求,只能通过“快餐店”成品烧制完毕后,到大楼里进行加热的程序,和外卖比较类似。
 
  而市中心写字楼里要开“快餐店”有着同样的问题,排污方面没有先天设计外,改造需要花较大的成本。另一个问题是,城内的写字楼和居民区之间距离太近,甚至就是一墙之隔。一位物业管理者表示,他们听说,最近环保方面对此还将执行更加严格的制度,与居民区的距离还要进一步加大,这对他们来说影响更大了。
 
  此外,“内部食堂”虽是第三方经营,有些单位还会补贴一些费用,但是管理部门要求这种形式用餐必须要充值或以饭券的形式售卖。实际上,一家内的小公司不一定愿意这样做,有些员工也喜欢支付现金的方式。“现在要做内部食堂,除了大单位,一般都挺难”,一位物业管理者表示,中山路周边一些大型写字楼里内部都有食堂。像当年新世纪百货那幢楼的内部食堂,楼内公司多,曾经办得也很红火。有人表示,现在的一些写字楼快餐店,有时只能打擦边球,更愿意以内部食堂的名义经营,主要是针对写字楼内部人员,但无法强制所有人都买饭券。
 
  总而言之,一家里有个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,对管理者来说肯定是好事,楼内员工吃饭选择余地也大,只是这种形式的合理化存在,还需要解决好很多与之相关联的问题,各方统筹协调好了,才能真变没有麻烦的好事。